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噬菌体研究中心发表鱼类抗鰤诺卡氏菌侵染免疫调控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4-12-12 访问次数:

  2024年12月10日,聊城大学噬菌体研究中心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中科院二区,IF=4.6)杂志发表了题为 “Integrated analysis of proteome and transcriptome revealed changes in 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immunity in the northern snakehead (Channa argus) during Nocardia seriolae infection”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基于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揭示了N. seriolae初始定植阶段鱼类宿主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变化。这一发现为了解宿主-鰤诺卡氏菌互作的免疫调控网络以及鰤诺卡氏菌的感染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诺卡氏菌病是一种由诺卡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化脓,坏死或形成脓肿。鱼类诺卡氏菌病(fish nocardiosis)是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报道的养殖鱼类诺卡氏菌病多由鰤诺卡氏菌引起,该菌可感染四十多种海、淡水鱼类。在鳢科鱼类养殖中常暴发该病,已给鳢类的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乌鳢感染N. seriolae后脾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差异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DIA/SWATH技术表征了乌鳢在受到N. seriolae感染后蛋白质组的变化。通过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初步揭示了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宿主免疫反应事件。

  预测的调控通路包括ferroptosis, 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 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 tuberculosis, natural killer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pathways。进一步系统描述了铁死亡(Ferroptosis )信号通路响应感染的蛋白调控变化。  

乌鳢脾脏抗N. seriolae侵染的免疫通路概要图

  

      聊城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滕建博士为第一作者。李玉保教授、陈端端博士等为论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和聊城大学博士启动基金(318052368)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articles/10.3389/fcimb.2024.1482901/full

(文:滕建   审核:李玉保)

友情链接: 国际噬菌体研究中心